DB33T 901-2013 主要造林树种种质库营建技术规程

ID

74892762692C4D048CDA603FC309F73E

文件大小(MB)

0.25

页数:

16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14-1-21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20,B61,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 33/T 901—2013,主要造林树种种质库营建技术规程,Technique regulation of germplasm bank construction for main afforestation species,2013 - 12 - 19发布,2014 - 01 - 19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3/T 901—2013,I,前 言,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志春、骆文坚、金国庆、何云芳、刘青华、张 蕊、张 一,DB33/T 901—2013,1,主要造林树种种质库营建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主要造林树种种质库的术语和定义、库址选择、收集保存对象和方法、无性系和品种库营建、种源和家系库营建、种质库基础设施建设、种质库管理、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主要用材、生态和经济树种的种源、家系和无性系(品种)等种质库建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4072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LY/T 1340 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子代遗传测定技术,DB33/T 179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DB33/T 653(全部) 林业容器育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林木种质 tree germplasm,林木种及种以下分类单位具有不同遗传基础,用于林木遗传改良的林木群体、个体、器官、组织和基因等,即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3.2,种质库 tree germplasm resources bank,种质库可以分为原地、异地、离体保存(低温保存)库,本规程特指在原产地以外异地收集和保存林木种质的场所。按收集保存种质的性质可分为种源种质库、家系种质库、无性系种质库和品种种质库等。原地保存、异地保存、离体保存的术语见GB/T 14072,3.3,种源 provenance,取得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原产地理区域,3.4,DB33/T 901—2013,2,家系 family,同一植株(或无性系)的自由授粉子代,或双亲控制授粉产生的子代总和,前者称半同胞家系,后者称全同胞家系(包括自交系),3.5,无性系 clone,由同一原株营养繁殖产生植株的总和,3.6,品种 breed variety,经人工选育,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遗传性状稳定一致,在产品数量和质量上符合要求,并作为生产资料使用的栽培植物群体,3.7,杂交种 hybrid,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交配,所产生的后代,3.8,地方品种或农家品种 local variety or native variety,在当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下,经长期选择培育而形成的品种,也称为农家品种,4 库址选择,4.1 地点选择,在保存林木种质适生区域内选择建库的地点。库址要求交通方便,易于长期保存,没有或较少有生物(兽、鼠、病虫等)和非生物(冻害、涝渍、地质灾害等)不利因子影响。可单独或结合林木良种繁育基地营建,4.2 立地选择,宜选择地形平缓、坡度不超过25°,土层深厚、排灌良好、小气候条件优越的立地建立林木种质库。在具体地块落实时,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保存种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差异,确定适宜的海拔、坡向、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pH值)等立地条件。主要树种适生条件可按GB/T 15776—2006的附录C执行,5 收集保存对象和方法,5.1 收集保存对象,主要用材、生态和经济树种的种源、家系、优树无性系及其具有特定性状的品种、杂交种、地方品种等,DB33/T 901—2013,3,5.2 收集方法,5.2.1 收集材料,通过收集苗木、种子、枝、根、芽、叶等繁殖体建立种质库,5.2.2 种源收集,根据树种的分布特点,按经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地势等确定种源采种点。采种林分应是当地起源的代表性优良林分,最好是天然林。采种林分的面积和密度应能保证林木异花授粉的需要,且处在大量结实林龄。采种的优良母树在20株以上,各采种母树至少间距30m~50m。采集的种子混合后作为收集保存的种源材料,5.2.3 家系收集,从天然林优树上采集自由授粉种子或通过不同遗传交配设计获得的全同胞家系种子,5.2.4 无性系收集,从天然林或起源清楚的人工林及各类遗传测定林中选择出的优树和优良个体,性状优异的经济树种优株上采集穗条(枝、芽、根、叶或基部萌条等),用嫁接、扦插等繁殖的无性系,5.2.5 品种和地方品种收集,收集选育出的主要林木优良无性系、杂交种和地方品种,6 无性系和品种库营建,6.1 区块划分,按地形区划为若干大区,大区下设置小区。地势平缓地段可划分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山区沿山脊或山沟、道路等划界,应连接成片。小区按坡向、坡位和山脊等区划。大区界宽4 m~6 m,小区间隔界宽2 m~3 m,6.2 分区保存,按无性系和品种的产地、特性等不同分区保存和管理。对于用材和生态树种,收集的天然林优树无性系按其产地或气候带保存在同一个小区内,高世代亲本无性系按其生长、材性和抗逆性等差异分小区保存。对于收集的经济树种无性系和品种,一般按性状特性差异分小区保存,6.3 营建……

……